11月11日晚,第十二届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温州举行,英国利物浦大学瑞安·约瑟夫·沃德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以“气味影响颜色感知”的研究斩获本届菠萝科学奖的心理学奖。
等一下,气味不是闻的吗?颜色不是看的吗?闻的和看的有啥联系?你没听错,有一群人叫“联觉人”,他们可能会“听见颜色”“看见香味”,又或许,他们在音乐厅中,耳边悠扬的音乐化为眼前的漫天花雨……联觉人究竟是怎样一群人?这得从“联觉”说起。
01 联觉者:不是非要当“表达狂”,只因感官有这个“实力”
联觉又称共感觉、通感或联感,指的是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相互影响的现象,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的特性,而非疾病或者障碍。2006年,爱丁堡大学的Simner和她的同事们采访了近1700名受试者,并测试了一致性。经认证的联觉者占该群体的4.4%,即每23人中就有1人。
联觉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各种各样的联觉组合有80多种。比如,图形-颜色联觉、声音-颜色联觉、味道-形状联觉、数字-性格联觉等。拥有联觉特性的联觉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感知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印象和情感。例如:
(1)字符-颜色联觉
这种联觉最为常见,这类联觉者会把字母、数字或者音符等符号与特定的颜色联系起来:字母A可能是红色的,字母B可能是蓝色的,字母C可能是黄色的,以此类推。这些颜色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个人的经历和记忆所决定的。因而每个联觉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编码,而且这些编码通常在童年时就固定下来,很难改变。
联觉者将颜色与字母和数字相关联的示例(图片来源:Wikipedia)
(2)味道-形状联觉:一个味道-形状联觉者,可以用形状来描述不同的味道,比如,说某个味道是圆形的,某个味道是三角形的。
味道-形状联觉示例:乳制品的形状: 牛奶、羊奶、椰奶、酸奶、奶酪、黄油、冰淇淋和奶油。(来源:Susan Brice in the Gallery of the website sensequence.de)
(3)数字-性格联觉:一个数字-性格联觉者,可以用性格来描述不同的数字,比如说1是勇敢的,2是温柔的,3是活泼的。
02 在历史长空中划过闪亮轨迹的“联觉艺术”
联觉现象固然罕见,但在历史上可不乏它的身影,并与艺术、文学中的意象不可分,乃至产生了“联觉艺术”这一专门领域——即用 “联觉体验”进行的艺术探索,帮助挖掘人类的生存体验和对“联觉”的理解。这里“联觉体验”既可以指前文提到的几种常见的经典模式,又可以指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一切跨感官的体验,也包括观念联觉,属于神经认知的范畴。
中国自古就有联觉艺术。先秦时期“高山流水”的典故,便是较早的联觉艺术之例证: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亦可感受到联觉艺术的美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善用“音画联觉”,比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夜,月亮升起,山鸟被惊醒,偶尔发出鸣叫,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山涧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音画画面。
放眼世界,不乏联觉艺术家的身影,著名画家文森特·梵高就是其中之一。1881年,他曾在信中表示,一些画家拥有非凡的天赋,可以像小提琴家一样熟练地使用双手。他还认为这些画家的作品是“纯音乐”的。这暗示了在梵高脑海中色彩与音乐是有关联的。
梵高(来源:图虫)
1885年,当梵高开始学习钢琴时,联觉者的身份变得更加清晰。在上了几节课后,梵高感觉自己很奇怪——他感觉每一个音符都在激起了一种精确的颜色。虽然他是一个联觉者,但他的作品并不是那种显而易见的联觉艺术。然而,一些联觉者声称,当看到那副奔放的向日葵画作时,听到了喜悦和希望的声音。
英国国家美术馆梵高《向日葵》(来源:视觉中国)
03 联觉的形成机制尚无定论
1881年,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在《自然》杂志上描述了第一例联觉现象,自此之后,针对联觉的研究就一直在探索的过程。
数字形式是数字的心理地图,每当经历数字形式联觉的人想到数字时,数字形式会自动且不自觉地出现。这些数字可能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并且映射会随着个体的不同而变化。数字形式最早于 1881 年由弗朗西斯·高尔顿 (Francis Galton)在《理智者的愿景》(The Visions of Sane Persons) 中记录和命名。(来源:Wikipedia)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研究员卡列哈斯认为,联觉是大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额外连接所导致的。正常情况下,大脑中负责处理不同感官信息的区域是相互分离的,但大脑中不同感觉的脑区位置接近,在联觉者的大脑中,这些区域之间有着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这就导致了某些脑区活跃会带动另一些脑区活跃,从而产生了联觉效应。
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大脑与认知研究中心的研究进一步增加了证据。研究表明大脑的V4区域会处理颜色分析的相关信息,V4区域位于一个纺锤形的脑回区,该脑回也对每个数字的形状产生概念。研究人员认为,数字—色彩联觉现象可能是大脑V4区域与毗邻区域之间交叉活动的结果。
被认为在字素-颜色联觉中交叉激活的区域(绿色=字素识别区域,红色= V4颜色区域)(来源:Wikipedia)
之后,有研究明确地指向了基因的影响。2018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家Simon Fisher和Amanda Tilot等研究者用联觉人家族基因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了联觉人的DNA变体。利用基因测序,研究人员确定了37个表明有联觉倾向的基因,并且不同组别之间没有看到单一的基因,这证实突触的遗传不只与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有关。
对联觉的研究也开始和最前沿的意识研究联系在一起。2017年,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心智哲学家Myrto Mylopoulos和纽约市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Tony Ro表示,因为不同形式的同感涉及所有的感官和认知元素,联觉研究可以广泛地检验意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