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老船长日记里的“大洋一号”,圈出我国远洋科考的起点!

    来源: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02-24 17:07:58 次浏览
  • 新闻信息

“大洋一号”科考船船模

“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可开展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和试验工作,也是中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

“大洋一号”的前身是1984年在前苏联黑海船厂建成的“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随着我国海洋事业发展需求日益增长,进行深海科学探索显得尤为重要,1994年7月,原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将船购至中国。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管理,1995年经广州文冲船厂初步改装后,将该船命名为“大洋一号”,母港位于青岛。

“大洋一号”全长104.5米、宽16米,船底到桅杆高33米,5600吨级,排水量4412吨,具备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水声等多学科的科研条件,可以承担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为中国的大洋科考事业做出贡献。

“大洋一号”船长日记原始打印稿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有幸收藏并展出了“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船长日记的原始打印稿、“大洋一号”科考船模型、“大洋一号”首次环球科考纪念封。

“大洋一号”环球科考纪念封

“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船长日记是“大洋一号”船长陆会胜对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过程的全面、真实、具体地记录。2005年4月,“大洋一号”从青岛起航,开始执行中国首次环球航次的科考任务,途径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2006年1月返回青岛,完成了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全程。“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船长日记不仅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大洋一号”海洋科考船本身,还可以通过细腻详实的文字描述去体味海洋科考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其中有一段这样记叙,“我是此次救生应急演练的总指挥,负责在驾驶台指挥船队员们尽快熟悉演练。听见警报号令,全体船队员迅速赶到甲板上,在短短三分钟时间内,他们就穿上救生衣、戴好安全帽,带着毛毯、重要文件等物品,做好了‘弃船救生’的一切准备。人数清点完毕后,船队员们分别登上两艘救生艇,反复演练了好几次,船队员们对救生动作和救生场景就都熟悉了。”仅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当时模拟救生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科考队员在工作中细致入微,安全意识很强,演练起来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船长日记是一份完整的现场记录,很好地向观众普及并传播环球科考知识,其涉及丰富的海洋信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这一件件实物引导我们去回望“大洋一号”环球首航的累累硕果。其收获超过了最初的预期,首先是获取三大洋目标区海底热液口附近的硫化物、岩石、沉积物以及生物和其他实物样品;其次是在东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探测考察到明显热液异常,这为日后寻找海底硫化物资源指明了方向;还推动了大洋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发现新的生物基因资源提供了可能性。

“大洋一号” 所取得的科考成就正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见证,海洋作为蓝色宝库,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洋一号”也激励着公众去认识我国的蓝色国土,增强我们热爱海洋、保护好蓝色家园的意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 您可能感兴趣